小心你的店铺!现在已经有300家被强势封杀……


纽约品牌管理公司一纸诉状,让 311 个跨境店铺一夜蒸发! 当卖家还在为爆单狂喜时,美国律所的临时限制令(TRO)已悄然锁死账户 。 一场场 "商标杀人不见血,专利灭店于无形" 的惊魂戏码正在跨境圈上演!
01kin test 商标导致三百多加店铺被封
近期,位于纽约的美国品牌管理公司,起诉了多名卖家,目前已有311名被告账户被冻结,其中大部分来自temu平台。 该公司旗下拥有服装、运动、娱乐等50多个消费品牌和多个名人的肖像权或遗产;同时,还与其他公司开展授权及商品销售合作。 本案涉及原告旗下的Vision Street Wear品牌。该品牌创立于1976年,由滑板爱好者发起,专为滑板爱好者设计,被视为街头服饰的开创者。 涉及的商标有三个:“VISION”文字商标、“VISION STREET WEAR”文字商标,“VISION STREET WEAR”图形商标。
根据公开信息,法院已于6月4日批准了原告5月15日提出的临时限制令(TRO)申请。 原告律师向法院说明,被告已收到案件通知,法院定于2025年6月15日举行听证会。但是,被告既未出席电话会议,也未提交任何书面异议。 鉴于此情况,法院在6月18日批准原告将临时限制令转为初步禁令的请求。 近期,知识产权这块问题还挺多,除了商标外,专利侵权频频发生。 某专做运动类的品牌,从创始人到目标用户,全都是搞体育的。最开始研发这产品,灵感就来自奥运会选手的训练方法,还有现在运动员用鼻贴提升肺活量的小窍门。 来源 Intake Breathing 这次打官司,争的就是旗下的鼻腔扩张器。关键矛盾集中在它的专利上,他们的美国专利 2016 年 12 月就批下来了,但仍然有很多卖家使用几乎一模一样的硅胶拱形结构、磁吸式开合设计,甚至连包装上的运动赛事插画都直接照搬。 有卖家为了规避专利,把产品改成塑料材质,但核心的 “鼻翼支撑 + 气流导向” 技术原理跟专利文件里的示意图分毫不差,还有人在 Listing 里用 “专业运动员同款”“提升呼吸效率” 等关键词蹭流量,导致品牌每个月都有 30% 的订单被分流。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,这些仿品质量参差不齐:有的硅胶用料刺鼻,运动员用了鼻腔过敏;有的支撑条硬度不够,比赛时突然变形脱落。甚至有职业运动员在社交媒体吐槽 “某平台买的扩张器害我比赛时呼吸不畅”,评论区里一堆人@品牌官方,以为是正品出了问题。
这种情况下,品牌方不得不花大价钱做质检报告、发澄清声明,但仿品依旧像野草一样冒出来,逼得他们只能拿起法律武器 —— 他们早就发起了 17 起专利侵权诉讼,冻结了 43 个店铺账户,律师费就花了 200 多万美元,如今仍然还在持续维权中。
02kin test 侵权后果很严重 说到知识产权侵权,不得不提一下近期遇到客户了。 "店铺没了!钱也拿不出来!" 该卖家急得直跟我们抱怨。 他经营 3 年的 ebay 店铺,突然因商标侵权被美国律所 TRO(临时限制令)盯上,不仅店铺秒封,账户里十几万资金被冻结。 出事前店铺正爆单,一堆订单没处理,有的产品正准备运输,有的产品正在大量生产中,仓库还堆着五千多件印有该商标的产品…… 找到我们时,他将情况跟跟我们说明后,直接让我们帮他一周内解决。 考虑到客户的紧急性,我们专业人员也是连夜帮他梳理情况,根据他的冻结金额和侵权销售额等选择最快最合理的方式解决。 最后,经过我们专业人员和律师的帮助,五天就为该用户解决了问题。如今他的店铺解封了,目前已经恢复在售。 美鸥跨境专注于商标注册、专利版权申请、TRO侵权等领域多年,办理效率高,团队服务专业,有需要联系我们。 如今很多卖家知识产权意识不高,总以为一两个字母没事,其实恰好就这一两个字母可能让你破产。 除了用 "擦边球" 商标,还有的卖家选择跟卖这种模式,前段时间的LABUBU就是典型的例子。 现在做跨境电商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了,如今竞争激烈,涌入的卖家也是一年比一年高,很多卖家店铺根本不出单,完全就空壳店铺,花了一大笔钱开通,结果本都没赚回来,难免心中有怨,不得不找其他路子,而跟卖就是最简单粗暴的。
某个商品一旦火爆,很多卖家就纷纷跟卖,有的甚至还虚假宣传,乱用他人商标……这些在跨境圈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发生。 幸运的卖家可能还赚一笔,但大多数是不幸的,再加上现在平台和品牌方都做了严格监察,一旦发现立马下架,封店,接着就是等律师函了。 跨境圈都说 "侵权是学费,TRO是退学通知",可对很多卖家来说,一次疏忽就是灭顶之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