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发!大批中国卖家店铺被封
近期,亚马逊平台发生了一件大事,导致54家店铺一夜之间被冻结,大批卖家受损。
什么?54家店铺一夜被封了? 近期,亚马逊平台发生了一件大事,导致54家店铺一夜之间被冻结,大批卖家受损。
01kin test 54家店铺一夜没了
“账户突然被冻结,28 万美元的货款取不出来,连备货的钱都没了!” 10 月 7 日,深圳主营女装的跨境卖家李先生面对电脑屏幕上的账户受限提示,非常头疼。让他陷入困境的,是波兰设计师 Agata Wnuk 发起的版权维权案件,这场风波已导致 54 家跨境店铺账户被冻结,涉及资金从 3 万美元到 28 万美元不等。 9 月 30 日,美国 Keith 律所代表 Agata Wnuk 正式提起诉讼,案件编号为 2025-cv-11936,仅一周后的 10 月 6 日,法院就批准了临时限制令(TRO),迅速冻结了涉案店铺的 PayPal 及银行账户。
来源Etsy Agata Wnuk 以 “Hello Cloudy” 为创作标签,是波兰知名自由插画师,其作品以清新明快的风格和独特的动植物主题见长,常被应用于服装、家居装饰等品类,且此次涉案的三个核心作品均已于 2025 年 2 月 4 日获得美国版权认证,版权号分别为 VA 2-445-368、VA 2-445-366 和 VA 2-445-367,维权依据十分扎实。 从已曝光的侵权情况看,涉案卖家的 “踩雷” 方式五花八门。有的直接将 Agata Wnuk 笔下的猫咪、花卉插画印在服装上销售;有的对原作进行简单的色彩调整或元素拼接后就商用;还有些卖家虽未在商品本身使用侵权图案,却在详情页配图中误用了相关插画,最终触发侵权预警。 Keith 律所明确表示,将于两周内提交初步禁令申请,案件大概率进入快速裁决通道,届时涉案卖家不仅要立即停止销售侵权商品、销毁库存,还可能面临每案数千至数万美元的法定损害赔偿。
Agata Wnuk 维权案并非个例,近期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呈爆发式增长。在服装品类,除了插画版权,“字母组合商标”“经典图案” 侵权频发,如某卖家因使用与知名品牌近似的 “菱形格 + 字母” 组合标识,被起诉后赔偿 12 万美元。 目前美国、欧盟等市场对知识产权保护极为严格,即便是 “无心之失” 的侵权行为,也可能付出沉重代价,卖家必须建立常态化的自查机制。
02kin test 亚马逊大清洗来了 TRO 冻结只是针对侵权行为的 “精准打击”,而亚马逊的 “大清洗” 模式是全面覆盖。 从 2025 年春节前后开始,大批卖家遭遇账号封禁,无论是刚注册数月的新店,还是运营数年的老店铺,都难以幸免。 此次封号潮中,《亚马逊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协议》第 3 条是 “致命红线”,因违反该条款被封店的情况占比最高。 该条款涵盖的违规情形极为广泛,根据卖家反馈,主要集中在四大类: 1 客户投诉与纠纷处理不当:如高投诉率、拒不处理退款申请 2 商品问题:包括销售禁售品、虚假描述商品性能、侵犯知识产权等 3 账号操作违规:如关联账号存在问题、IP 地址异常登录 4 滥用平台功能:如操纵评论、刷单刷销量等 再加上亚马逊的 AI 检测系统全面升级,即便是长期保持高评分的店铺,一旦被检测到商标侵权等痕迹,也会被快速封号,且申诉成功率不足 10%。 三类店铺是此次 “大清洗” 的重点目标。新注册店铺(运营未满一年)首当其冲,这类店铺需先经历 30 天严格审核期,完成规定销售任务且负面反馈率达标后,还要进入 60 天观察期,若期间延迟发货率、取消订单率等指标超标,将重新进入审核循环,不少新手卖家因急于扩张品类导致服务脱节,最终被淘汰。 资料异常的店铺风险同样极高,部分卖家通过服务商购买美国人身份信息注册店铺,因注册信息与实际运营者不符,极易被平台识别封禁。 关联违规店铺则多栽在 “污染 IP” 上,亚马逊会持续监控 IP 动态,若美国本土店使用非当地网络登录,就可能被判定为 “虚假本土店” 而封号。 除了协议违规,DAC7 税务合规要求的落地也让大批卖家陷入被动。DAC7 是欧盟出台的跨境税务信息申报法规,核心要求是电商平台需向欧盟税务机关报送非欧盟卖家的身份信息、收入数据等,确保税务透明化。 2025 年以来,亚马逊开始向欧洲站卖家密集发送 DAC7 合规通知,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税务信息认证,否则将限制账号销售权限甚至封禁。 许多卖家对 DAC7 感到手足无措:有中小卖家因不清楚申报流程,错过了认证截止日期,导致账号被暂停销售;有卖家因提供的税务信息与店铺注册信息不一致,被要求补充材料,影响了正常运营;还有些新手卖家误将 “税务登记” 与 “VAT 申报” 混淆,未及时办理 VAT 税号,触发合规预警。 DAC7 的本质是欧盟防止跨境卖家逃税的监管手段,卖家需提前办理当地税务登记,如实申报销售收入,避免因税务问题 “踩坑”。 美鸥跨境专注于商标注册、TRO、VAT、店铺链接申诉、DAC7申诉、财税合规等领域多年,团队专业,办理效率高,有需要联系我们。
03kin test 跨境合规成必须
从知识产权侵权的精准打击,到平台的严格封号,再到税务信息的强制申报,2025 年的一系列事件,标志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合规监管已全面收紧。合规监管的收紧体现在多个维度。 1 在知识产权领域 不仅欧美等成熟市场维权力度加大,东南亚、拉美等新兴市场也在逐步完善相关法规。以东南亚为例,Shopee、Lazada 等平台已上线知识产权保护系统,卖家若被投诉侵权,平台将先下架商品,核实后再决定是否封禁账号。 2 在平台规则层面
除亚马逊外,速卖通、TikTok Shop 等均在升级审核机制,从商品上架、订单履约到售后服务全流程监管,违规成本大幅提升。 税务监管的透明化是此次合规变革的核心。除了欧盟 DAC7,美国、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加强跨境税务监管。美国部分州要求跨境卖家办理销售税许可证,按销售额申报纳税;欧洲明确要求卖家注册 VAT 税号,且申报数据需与平台销售数据一致。 国内监管同样同步跟进,2025 年 6 月以来,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法规,要求跨境电商平台报送经营者身份信息及收入数据,实现 “境内外监管联动”。 合规收紧正在重塑跨境电商行业生态。过去,部分卖家靠侵权盗用、刷单炒信、隐瞒收入等手段获取短期利益,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让合规经营的卖家陷入 “劣币驱逐良币” 的困境。 如今,随着监管体系完善,这些 “粗放型玩家” 逐渐被淘汰,合规卖家的竞争环境得到净化。数据显示,2025 年第三季度,跨境电商行业合规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了 18%,消费者对 “合规认证商品” 的信任度也显著提高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