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款 10 亿跑路,深圳的这家货代,让所有卖家都怒了!

作者:美鸥跨境              浏览数:9921              时间:2025-10-17 18:09:00
谈到跨境电商,估计没人不知道深圳,这里聚集了大批跨境卖家和服务商。

谈到跨境电商,估计没人不知道深圳,这里聚集了大批跨境卖家和服务商。


这几天,因为一条横幅,把深圳天安云谷送上了热搜。



01kin test

天安云谷出事了



“蓄意诈骗,无良老板……”


这是由数十名跨境卖家举起的一条横幅内容。



涉事货代名为 “深圳市 XX 物流有限公司”,此前在天安云谷租下整层办公室,此次事情的导火索,源于一批 USPS 包裹的异常状态。


9 月下旬,有卖家发现了问题:自己通过涉事货代发出的商品,物流信息长期卡在 “等待发货” 环节,登录 USPS 官网查询,也只显示 “因邮资评估而延误” 的模糊提示。


起初,卖家们以为只是常规的物流拥堵,直到 10 月初,越来越多的卖家发现包裹不仅没动,甚至有部分包裹被 USPS 标记为 “邮资未付,待拦截”,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


接着,社交媒体上关于 “USPS 面单未付邮资” 的投诉开始刷屏。有卖家晒出平台处罚通知,上面明确写着 “因美国邮政检测到多个未支付或邮费不足订单,商家自履约权限被禁用 90 天,结算账期延长;若 90 天后仍有违规,封禁将长达 365 天”。


还有头部物流企业爆料称,涉事货代长期通过 “跑水单”(即未实际支付邮资的虚假面单)直发美国。


据业内后续核查,此次事件涉案金额已超 10 亿元,不少头部卖家与物流企业因包裹被扣、店铺被封陷入绝境,近乎遭遇 “团灭”。




02kin test

USPS 严打升级


近年来,USPS(美国邮政署)对跨境包裹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,尤其是 2025 年,针对行业内长期存在的 “跑水账号”“科技面单” 等乱象,推出了一系列 “零容忍” 整治措施。



1

“跑水账号” 是跨境物流的顽疾之一


部分不良货代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 USPS 商业账户,或利用账户漏洞低价揽货,再以 “折扣价” 卖给卖家。这种模式不仅导致 USPS 运费收入流失,还存在包裹信息虚假、清关受阻等风险。


2025 年 3 月,USPS 联合美国海关启动 “账号溯源计划”,通过大数据比对包裹发件信息与账户注册信息,首批封禁了 2000 多个涉嫌 “跑水” 的商业账户,涉及货代企业超 50 家。



被封禁账户关联的包裹,要么被原路退回,要么被暂扣核查,不少卖家因此面临订单延误、客户投诉的问题。



2

“科技面单” 的整治同样严厉


所谓 “科技面单”,是指部分货代通过技术手段篡改包裹重量、品名等信息,以此规避 USPS 的重量计费标准或危险品查验。


2025 年 4 月,USPS 升级了面单验证系统,要求所有跨境包裹面单必须包含 “实时称重数据 + GPS 定位发件信息”,一旦发现面单信息与实际包裹不符,直接判定为违规,并处以运费 3 倍的罚款。


有深圳货代透露,仅 4 月上旬,就有 10 多家同行因 “科技面单” 被 USPS 处罚,最高罚款金额达 50 万美元,部分货代甚至被取消代理资质。



8 月份,USPS 发布公告,宣布 9 月起收回用量大的 T4 折扣账号,向持有优惠账号的服务商发送终止通知,并给予 30 天缓冲期,缓冲期后账号将逐步停用。


到了 9 月,USPS 进一步推出 “追踪号码唯一性管控” 策略,严管 120 天内重复使用追踪码的行为,重点打击 “重复打单” 规避邮资的违规操作。


除了针对性整治,USPS 还扩大了查验范围。2025 年以来,对跨境包裹的开箱查验率从往年的 5% 提升至 15%,重点核查产品合规文件(如 CE 认证、CPC 认证)、申报价值真实性。



USPS 监管升级后,灰色产业链崩塌是必然结果。


但涉事货代却利用这 30 天缓冲期铤而走险:他们以远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疯狂揽客,比如原本 USPS 专线运费需 20 美元 / 公斤,他们直接降到 10 美元 / 公斤,吸引了大量追求低成本的卖家合作。


更恶劣的是,在未实际向 USPS 支付邮资的情况下,该公司通过技术手段提前生成了多达 2000 万个 USPS 面单,企图用 “先打单、后补费” 的方式瞒天过海。


然而,USPS 的系统很快检测到了异常 —— 大量面单仅有编号却无实际邮资支付记录,且追踪码重复使用情况频发。随着新规正式落地执行,这条靠 “虚假面单、拖欠邮资” 支撑的灰色产业链瞬间崩塌。



面对巨额的邮资缺口和 USPS 的追责压力,涉事货代的核心负责人选择卷款失联,只留下一堆烂摊子:卖家的包裹被 USPS 拦截甚至销毁,关联店铺因违规被平台处罚,前期预付的运费也打了水漂,不少企业因此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。


如今,维权的卖家们仍在艰难维权,但涉事企业负责人迟迟没有露面,后续的损失追偿更是遥遥无期。


这场爆雷事件,不仅给跨境卖家敲响了警钟,也再次暴露了跨境物流领域 “低价陷阱” 的风险 —— 看似划算的运费背后,可能藏着无法预估的合规隐患,一旦监管收紧,最终买单的还是无辜的卖家。



03kin test

侥幸终将付出代价


无论是天安云谷货代爆雷,还是 USPS 严打升级,都给卖家们带来了一个警示:跨境行业里,侥幸心理终究会付出代价。


天安云谷货代的受害者中,不乏明知风险却 “赌一把” 的卖家。他们中有人知道货代无法提供 USPS 官方授权,却因 “运费比同行低 15%” 选择合作;有人发现收款账户异常,却觉得 “自己的货先发出就没事”。最终,这些侥幸心理让他们陷入 “钱货两空” 的困境。


正如一位卖家在维权群里所说:“当时觉得能省点成本,现在才明白,省的那点钱,根本不够填坑。”


跨境卖家自身的 “侥幸违规”,同样会酿成悲剧。不少卖家长期忽视合规,认为 “商标没注册没关系”“VAT 晚点申报也没事”,直到店铺被封才追悔莫及。


美鸥跨境专注于商标注册、VAT、EPR、物流海外仓等领域多年,团队服务专业,办理效率高,有需要联系我们。


做服装品类的李女士,2024 年在美国站销售一款连衣裙时,未注册商标也未获得品牌授权,靠着 “蹭爆款关键词” 销量一路上涨。2025 年初,该品牌方发起侵权投诉,亚马逊直接冻结了她的店铺,不仅 10 万元货款无法提现,官司到现在还没有打完。


欧洲站卖家张先生,2023 年至 2024 年期间,以 “销售额未达标” 为由,未申报英国 VAT 税款,累计逃S金额达 8 万英镑。2025 年 3 月,英国税务海关总署(HMRC)通过亚马逊调取了他的销售数据,不仅要求补缴税款和罚金,还将其列入 “税务失信名单”,导致他的欧洲站店铺全部被封,无法再进入欧洲市场。


随着各国监管趋严、平台规则完善,合规已经成为卖家的 “生存底线”—— 选择货代时,要核查资质、拒绝 “低价陷阱”;面对 USPS 监管,要确保物流合规、文件齐全;运营店铺时,要及时注册商标、按时申报税务。 2025 年的跨境圈,正在经历一场 “合规洗牌”。


781 个               241 个
联系客服

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