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家请注意!已经有数百万商品被强制下架了!
中国数百万商品被美国下架了!
中国数百万商品被美国下架了! 大批中国卖家中招,其中包括华为、中兴等头部大卖家。由此可见,跨境电商监管力度将会越来越严格。
01kin test 美国下架数百万中国产品
2025 年 10 月,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主席布伦丹?卡尔(Brendan Carr)办公室发布公告,明确此次 FCC 打击行动的核心目标为 “排查存在国家安全风险的电子设备”,要求美国主要在线零售平台配合下架相关商品。
截至公告发布时,亚马逊、eBay、沃尔玛等主流平台已完成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的下架工作。 此次被下架的商品主要分为两类:
1 一类是已被列入美国 “禁售设备清单” 的产品,涉及华为、中兴、海康威视、大华科技等企业生产的家用安全摄像头、智能手表、无线路由器等。 2 另一类是未获得 FCC 授权的电子设备,涵盖 Wi-Fi 安全摄像机、儿童定位手表、智能门锁等消费级电子产品。 FCC 在公告中称,下架依据为 “国家安全考量”,认为这些设备可能存在 “监视用户、破坏通信网络” 的风险,但未提供具体证据支持该指控。 从下架执行情况来看,平台对不同品类商品的处理存在差异。头部企业相关产品下架比例较高,华为、海康威视等品牌的智能手表、安防摄像头在亚马逊美国站搜索结果中已基本消失;中小卖家的部分非知名品牌产品暂未完全下架,但平台已通过后台通知要求卖家自查资质,未达标商品需在 15 日内自行下架,否则将面临账号限制。 FCC 同时表示,后续将对电商平台实施常态化监管,包括定期核查商品资质、要求平台提交合规报告等,防止 “违禁品” 重新上架。 此外,FCC 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 28 日对一项新规进行投票,拟进一步收紧限制,禁止授权含有 “禁售清单企业零部件” 的设备,且在特定情况下可追溯封禁此前已获授权的设备,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卖家进入美国市场的设备资质审核将更严格。
02kin test 商品下架危机依然存在
今年,跨境圈已发生多次下架危机,主要集中在产品认证、知识产权(商标、专利等)、VAT 税务等领域。 由此可见,当前跨境合规要求已突破单一的产品认证范畴,延伸至税务、知识产权等多个维度,且各国监管措施逐步细化,违规处罚力度显著提升。
1 知识产权方面
先来谈谈知识产权方面,就今年因为商标专利等引起的商品下架、店铺被封的情况已经不是一两次了。其中美国是中国跨境卖家知识产权纠纷的主要发生地。 根据行业数据,2025 年上半年,美国新增知识产权诉讼(含专利、商标、版权)立案总量达8874 件,同比增长 24.11%。其中,涉中国企业的案件共737 件,占美国同期新增知识产权诉讼总量的8.3% ,反映出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仍处于高发态势。 2025 年,美国专利商标局(USPTO)开展大规模知识产权申请欺诈整治行动,针对一家外国代理机构发起制裁。该机构被查实 “未经合法授权或不具备资质,擅自代他人提交商标申请文件”,导致大量虚假商标申请流入系统。
最终 USPTO 终止了由该机构提交的5.2 万余件欺诈性商标申请及注册,涵盖服装、电子、家居等多个品类,成为 USPTO 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单次商标欺诈清理行动。 欧洲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严格,2025 年 5 月,欧盟知识产权局联合亚马逊欧洲站开展 “版权保护专项行动”,重点排查书籍、家居用品等品类的侵权商品,共下架 1.2 万件涉嫌侵犯著作权的中国卖家商品,涉及侵权类型包括 “未经授权使用设计图纸”“盗用产品宣传文案” 等。 涉事卖家除商品下架外,还需接受 6 个月的账号观察期,观察期内若再次违规,将被限制参与平台促销活动。
2 欧洲合规方面
欧洲合规也是很多卖家踩坑的点,因为VAT、EPR等导致产品下架、店铺被封的情况数不胜数。 德国作为欧洲跨境电商核心市场,2025 年 VAT 监管力度持续加码。根据德国联邦财政部数据,2024 年该国因 VAT 违规冻结的电商账户超 5 万个,2025 年 1-6 月,这一数字已达 3.8 万个,其中 80% 为非欧盟卖家。 据相关数据,今年上半年,德国税务部门对 1200 余家中国跨境卖家发起税务稽查,要求卖家提供近 3 年的销售发票、仓储记录等凭证,其中 83 家卖家因 VAT 违规被处罚,平均补缴金额约 6.2 万欧元,最高单案补缴金额达 28 万欧元。 此外,德国还要求EPR 与 VAT 绑定。2025 年 8 月起,含电池的电子产品(如智能手表、耳机)需加贴 “欧盟电池二维码”,且二维码信息需与 VAT 发票信息一致;未加贴或信息不符的商品,无法通过海关清关,已上架商品将被强制下架。 2025年3月,意大利税务部门联合检方启动针对跨境电商平台及卖家的税务调查,重点核查 2019-2021 年间非欧盟卖家的 VAT 申报情况。 通过分析平台销售数据与税务申报记录,发现部分中国卖家存在 “未按规定注册 VAT 却在当地储存并销售商品”“低报销售额规避纳税” 等行为,涉事卖家需补缴税款及 1-2 倍罚金,部分情节严重的卖家被暂停欧洲站销售权限。 美鸥跨境专注于商标注册、版权专利申请、VAT、EPR、FCC认证等领域多年,熟悉办理流程,团队专业,有需要联系我们。 从整体监管趋势来看,各国对跨境电商的合规要求已形成 “产品认证 + 税务申报 + 知识产权保护” 的全链条管理模式。 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,需针对目标市场的监管规则逐一落实合规要求,避免因合规缺失导致经营风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