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u的3万保证金新规,不知道又要压死多少卖家
Temu调整保证金了!
Temu调整保证金了! 部分卖家保证金上涨至3万元,未来,入驻Temu越来越难了!
01kin test Temu保证金上涨
2025 年 10 月,Temu 内部买手及后台通知显示,平台针对欧洲 10 国(丹麦、奥地利、挪威、瑞士、列支敦士登、德国、法国、荷兰、芬兰、比利时)的玩具类卖家,启动两项核心管控措施,其中 “3 万元保证金” 成为最受关注的硬性要求。 从执行细节来看,此次保证金调整有明确的适用范围与豁免条件。适用对象为所有向上述 10 国销售儿童玩具的 Temu 卖家,无论店铺规模大小,均需在规定时间内缴纳 3 万元人民币保证金;若卖家同时运营多个店铺,每个店铺需单独缴纳,且保证金暂不支持跨店铺抵扣或退还。 不过,前期已通过平台抽检且合格的产品可豁免,豁免名单由平台根据历史检测数据筛选,但截至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名单,不少卖家仍处于 “等待确认” 状态。 与之配套的还有检测报告资质收紧。Temu 明确列出 8 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,包括天祥(Intertek)、必维(Bureau Veritas)、通标(SGS)、南德(TÜV SÜD)等国际权威机构,仅这些机构出具的 CE-TOY 检测报告才被认可。
此前由其他机构出具的报告需重新检测,未完成者将无法进入上述 10 国市场。深圳一位玩具卖家透露,重新检测一款儿童积木的费用约 2000-3000 元,且周期需 15-20 天,“黑五备货期本来就紧张,现在还要额外花时间和成本补资质,担心赶不上大促”。 从时间线来看,这一调整早有伏笔。2023 年底,欧洲玩具工业协会(TIE)随机购买 Temu 上 19 款玩具检测,18 款未达标,合格率仅 5%,问题集中在化学物质超标、小零件易脱落(存在儿童误吞风险)等;2024 年,德国、法国等国监管机构每月都会通报 Temu 玩具的安全隐患,累计超 50 款产品被列入 “风险清单”。 根据欧盟《数字服务法》(DSA),若平台被认定存在系统性违规,最高可罚年收入 6%,对 Temu 而言,这意味着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罚款。 此次保证金与检测收紧,本质是平台应对欧盟监管的 “自救措施”—— 通过提高准入门槛,筛选供应链稳定、合规能力强的卖家,降低整体合规风险。
02kin test 限制发品额度
就在保证金调整落地的同时,Temu 全托管卖家又迎来新挑战:后台出现 “上新额度限制” 提示,部分店铺每月最多可发布 14 条商品链接,且只要点击 “发布” 按钮,无论最终是否上架成功,都会计入额度。 这一规则仅针对全托管模式,半托管与自运营店铺暂不受影响。从卖家反馈来看,上新限额的执行存在 “联动条件”。不少卖家表示,若拒绝平台的调价建议或不参与平台活动,额度限制会持续生效;而接受调价(通常需降价 5%-15%)或报名促销活动后,限额可部分或全部解除。 此外,额度计算方式也让卖家困扰 —— 即使发布后因 “资质不全”“图片违规” 等被驳回,已用额度也不会退还,导致部分卖家 “不敢轻易试错,上新前要反复检查所有信息”。 Temu 的这一动作,与黑五大促的节奏管控直接相关。2025 年 Temu 黑五分为预热期(10 月 9 日 - 11 月 1 日)和活动期(10 月 31 日 - 11 月 29 日),长达 46 天的促销窗口中,平台需要确保全托管商品的价格稳定与库存充足。 通过 “限额 + 调价” 的联动机制,Temu 可引导卖家优先上架符合平台定价策略的商品,避免低价引流商品与高价新品混乱竞争,同时减少 “无效上新” 对平台流量的占用。 数据显示,限额实施后,全托管店铺的上新驳回率从 28% 降至 15%,活动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控制在 8% 以内,达到了平台 “维稳价盘” 的预期。
03kin test Temu 改革背后
Temu 近期的一系列改革,并非单纯 “给卖家设门槛”,而是跨境电商行业合规化浪潮下的必然选择。 近年来,全球主要市场的合规监管持续收紧,从产品安全到数据隐私,从税务申报到知识产权,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卖家的 “生死线”。 欧盟层面,除了针对玩具的 CE 认证,《数字服务法》(DSA)、《产品安全法》等法规对平台的责任要求越来越高,若平台纵容不合规商品销售,不仅面临罚款,还可能被限制在欧洲市场的运营资格;美国市场则取消了 800 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,对华商品关税最高达 145%,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审查,2024 年中国企业在美跨境电商知识产权诉讼达 1302 起,平均判赔超 14 万美元。 美鸥跨境专注于商标注册、版权专利申请、VAT、EPR、CE认证等领域多年,团队服务专业,办理效率高,有需要联系我们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Temu 的改革是必然趋势。
1 一方面,通过保证金和检测要求,Temu 可向监管机构证明 “已建立合规筛选机制”,降低被处罚的风险。 2 另一方面,上新限额与调价联动,能减少平台内部的恶性竞争,提升消费者信任 —— 毕竟,对跨境平台而言,“合规” 不仅是规避风险的手段,更是长期吸引用户与卖家的基础。 不少卖家认为 Temu 的新规 “增加了成本与门槛”,但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,这些调整反而能为合规卖家创造更健康的环境。此前,部分小卖家通过 “低质低价”“伪造检测报告” 等方式抢占市场,导致合规卖家的利润空间被压缩,也让 Temu 面临监管压力。 如今,保证金与检测资质的收紧,可淘汰供应链不稳定、合规意识薄弱的小玩家,减少低价内卷;上新限额则倒逼卖家更注重 “精品化运营”,而非盲目铺链接引流。 以玩具类目为例,新规实施后,Temu 欧洲站玩具类商品的投诉率下降 32%,复购率提升 18%,合规卖家的订单量占比从 65% 升至 82%。 面对 Temu 的改革,卖家与其被动应对,不如主动调整策略。 针对目标市场的监管要求,提前完成检测、认证与备案,比如欧洲市场的 CE 认证、VAT 税务登记;优先选择合规门槛清晰、检测成本可控的品类,避免涉及儿童用品、医疗器械等监管严格且风险高的类目(若进入需做好充分准备);对于上新限额与调价要求,可建立 “新品优先级清单”,优先上架利润空间高、市场需求大的商品。 Temu 的改革既是对全球监管的回应,也是平台从 “低价扩张” 转向 “高质量发展” 的信号。对卖家而言,适应这些变化或许需要短期投入,但只有紧跟平台与行业的合规步伐,才能在跨境市场中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
